陶瑞宝,1937年生,上海人。理论物理学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。复旦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从事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。首创了自旋算子玻色变换的投影算子理论,把变换后对玻色空间的限制表示成玻色粒子间的相互作用,受到国际上的重视和采用。
陶纯孝,女,1937年生于重庆,曾任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、单簧管教授、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长、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、中国音协表演艺术委员会单簧管学会会长,现兼任中央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、大学及附中教学督导。
陶咏白,女,1937年10月生,江苏江阴市苏市桥人。美术研究所研究员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北京妇女理论研究会会员,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理事。主要从事中国女子美术史与女性美术的专题研究。共发表评论文章150余篇,约100万字。代表作有:《中国油画280年》、《女儿国的圣歌》、《众里寻他千百度》等。
陶康华,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信息研究中心主任,研究员,教授,兼职博士生导师。上海长三角人类生态科技发展中心理事长,上海长三角生态产业组合联合董事会主席。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信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,上海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,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科技历届委员,上海市注册咨询专家,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顾问。
陶祖莱,1938年生,江苏人。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,在生物力学和空间生物流体方面居国内首列,所建细胞力学和连续流式电泳流体力学实验系统达国际水平。1992年获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。
陶纯堪,1938年生,重庆人。南京理工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长期从事光学工程、光学信息论和生物光子学的研究,发表论文百余篇,专利11项,主持研制了我国首台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,是信息光学领域相关理论的著名学者。
陶立璠,1938年生,甘肃兰州人。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,教授。研究方向为:中国民俗学基础理论、少数民族民间文学,著作20多种,发表论文百余篇。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,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。
陶用舒,1938年生,湖南安化人。曾任益阳师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、历史系主任、教授。兼任湖南省历史学会、湖南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、湘湘文化研究会理事,湖南省师专、教育学院历史研究会理事长,组织整理古籍《陶澍集》,独撰《陶澍评传》等著作。1995年被授予“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“称号。
陶有略,1938年生,安徽舒城人。现任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伤科教研室主任,省第二人民医院骨伤科主任。主任医师、教授,骨伤硕士研究生导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