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: 枞阳 枞阳县 一议 工程 月份
您当前位置:皖桐白杨陶氏宗亲联谊会网站 >> 文章频道 >> 寻根问祖 >> 浏览文章

东晋浔阳陶氏家族的变迁

日期:2015-1-20 21:56:09 来源:百度贴吧 作者:魏斌 浏览次  【字体:

陶侃在两晋之际的显赫事绩向为读史者所熟知,陶氏也因之成为寻阳名族。陶氏出身南方土著,按照一般惯例,理应比侨寓士族更具生命力,但征诸史传,陶氏后人正史入传者,却仅有《晋书》和《宋书》的《隐逸传》中所载陶淡与陶潜二人。陶氏从初起时的军功显赫,至晋宋之际竟以隐逸人物闻名,这一现象不得不引发思考。

一、从陶称之诛说起

在寻阳陶氏转变的过程中,陶称之诛是最值得注意的事件。晋成帝咸和九年(334)六月,陶侃去世,庾亮接掌西藩。咸康五年(339),庾亮诛陶称。陶称死因,据庾亮上疏所云为“擅摄五郡”,“藏匿府兵”,等等,定为谋反之罪。但除去庚疏所云,史籍中末见有陶称谋反记载。

而且,当时传闻似颇同情陶氏。且陶侃生前善于营聚,“媵妾数十,家僮千余,珍奇宝货富于天府”。如此财势,加之诸子拥兵,自然要为庾亮所忌。

陶称“性{九虎}勇不伦”,终为庾亮所诛。他的死也标志着陶氏势力从荆州的退出,寻阳陶氏的历史面临着一种变化。

二、由军功走向士人化:陶范的努力

《颜氏家训》卷五《诫兵》篇中,历数颜氏祖先得失,对子孙谆谆教导勿以兵戎为业。这是颜氏家族保身立命的处世方法,其是非不拟多论。让我们感兴趣的是,陶氏自陶称死后,似乎也慢慢走上了这样一条“诫兵”之路。

陶侃子侄之中,有武干的几人,如臻、舆、瞻、夏等,在陶侃去世前后,大多都已亡故。所以陶称之死,基本上意味着陶氏军功生涯的结束。此后,陶氏仍在活动的几人,大多都已转向文职。以陶称之诛作为标志,寻阳陶氏慢慢出现了士人化的倾向。下面以陶范为例试做考察。

据《晋书·陶侃传附子范传》:陶侃诸子之中,“范最知名,太元(376396)初,为光禄勋”。陶范的历官和交往,都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士人化倾向。陶范同辈亲友,可检者有孟嘉。嘉以文学著称,为一时名士。孟嘉之女即陶潜之母,孟陶两代姻亲,文化方面的亲融应是很自然的事。陶范和庐山僧团还曾有过交往,在任光禄勋之前,先建庐山西林寺,后又延揽高僧入寺。西林寺之建,正是庐山佛教兴盛的滥觞。

陶范与佛教界的交往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。东晋南朝,士大夫与佛教界的交往蔚然成风。陶范与佛教高僧的交往,与其士人化的倾向是一致的。这种变化,也反映出陶氏后人进入东晋主流社会的渴望。可是即使士入化如陶范者,却仍为侨姓土族所排斥。

细绎史籍,感觉陶氏之衰落,似亦有其自身原因。陶氏或出鄙阳宗部。侃父丹,早卒。母新涂湛氏,湛氏后世被列入豫章大姓,但六朝时并无人物可言。侃“早孤贫”,史载其仅有一兄,家族本不强盛。陶侃以军功起家以后,活动地域主要在荆湘一带,诸子亦纷纷出仕,很少再见到他们与寻阳地方的联系。按照中古士族的特点,地方豪族的中央化固然是大的趋势,但中央化程度越高,越脱离地方宗族,衰败也就越快。陶氏过早地脱离了地方,或许也可以看作是其骤兴骤衰的原因之一。

三、晋宋之际寻阳陶氏的“仕”与“隐”

陶氏自陶侃孙辈以后,似乎又有一种隐逸的倾向。

陶侃孙辈以后见于史者,除去陶潜一支,大都附见于《陶侃传》。其中除陶延寿外,均无事迹可考。而被列入史传者,则仅有陶谈和陶潜。《晋书》卷九四《陶谈传》略云:“陶淡字处静,太尉侃之孙也。父夏,以无行被废。淡幼孤,好导养之术,谓仙道可祈。年十五六,便服食绝谷,不婚娶。家累干金,懂客百数,淡终日端拱,曾不营问。”陶谈的行迹,与两晋之际陶氏以武功见长的门风截然相反。

陶潜亦然。潜父、祖均不著于史,陶潜《命子》诗:“肃矣我祖,慎终如始。直方二台,惠和千里。于穆仁考,淡焉虚止。寄迹风云,具兹愠喜。”可以推知他的父祖均是恬淡安静的人。潜以隐逸之风与田园诗歌之美著称于文学史,但在当时,却并不为人所重,《文心雕龙》片言未及,钟嵘《诗品》之中,陶诗也仅人中品。他当时更多的是以隐逸闻名,与刘遗民、周续之号称“寻阳三隐”。

陶谈、陶潜等陶氏后人的这种隐逸出世思想,大违陶侃早年的训诫,《陶侃传》:“()常语入曰:‘大禹圣者,乃惜寸阴,至于众人,当惜分阴,岂可逸游荒醉,生无益于时,死无闻于后,是自弃也。”’两者之间所表现出的这种文化观念的差异,与上节所谈到的陶范与陶侃在佛教方面的差别如出一辙。这显示出陶氏本身文化的变迁,也反映了在东晋士族崇尚“老庄浮华”的社会环境中,陶氏自身所受到的一种同化。

这还只是事情的表面。关于陶潜的归隐,学界早就有不满足于“希企隐逸之风”的看法,认为尚有深刻的政治原因。

东晋政治,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。孙吴以来,江南政治中心一直在三吴,形成以三吴豪族为核心的统治层,其他地域的人物则多??排拒在外。东晋一朝大致仍然如此,只不过统治核心为北来侨人高门所把持。桓玄能够代晋的原因,祝总斌先生指出与桓玄北来高门的身份有关。在东晋末年高门士族走向没落的趋势中,桓玄成为他们继续维持自己政治地位的希望所在。我赞成此说,不过还想再说明一点,桓氏在荆楚数十年的经营,使其所具有的荆江地域色彩,也应是他获得短暂成功的原因之—。

荆、江豪族在桓玄败后,纷纷倒向刘裕。但是他们在刘宋新朝,并未因建有军功而使地位改善。这种北府集团排抑其他阶层的政治现实,才是陶潜辞官归隐的真正原因。他大概也意识到,以自己江州土著的身份,很难有机会在新朝获得大的发展。

陶潜本想乘晋宋之际的政治动乱而有所作为,在这种现实下,他愤而退隐了。退隐之后,他又非常失落,《命子》诗使我们感觉到他在怀念祖先勋业的同时,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怅惘与怨恨。同样的情绪,我们在读他的《咏三良》、《咏荆轲》、《读山海经十三首》以及其他的很多诗文中,都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到。如他在《感士不遇赋序》中感叹道:“昔董仲舒作《士不遇赋》,司马子长又为之。余尝以三余之日,讲习之暇,读其文,慨然惆怅。”由于功名不就,他在田园诗歌的恬静里,也每每表现出一种自责式的苦闷,《杂诗十二首》其一从“猛志逸四海”到“未知止泊处”,这恰好体现了寻阳陶氏文化心理的变迁。

然而,陶氏的这种变迁,意义又不仅如此。韩国学者朴汉济先生曾经特别提出“侨旧体制”作为理解东晋南朝史的关键。其观点我以为值得重视。而本文所说的寻阳陶氏就恰好处在“侨旧”问题的中心点上。以往对南方士族的研究,多集中在三吴。本文特别标举寻阳陶氏,就是想说明在这样一种政治体制下,处在政???边缘的江南寒门士族的命运。观察陶氏在东晋百年间由武入文,由军功到隐逸的历程,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。从这个方面讲,陶氏家族的变迁,也就具有了超出其自身的意义。

(《中国史研究》20024期)

上一篇:会稽陶堰陶氏由来及发展 下一篇:缙云陶氏是陶渊明后裔?
0% (0)
0% (10)

相关文章:

网友评论:


阅读排行
推荐文章
图片文章
白杨陶氏修祠简史
谱竣庆典暨建祠筹委会成立大会在枞阳召开
陶琼交个人业绩介绍
汪玉华个人业绩介绍(周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