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: 枞阳 枞阳县 一议 工程 月份
您当前位置:皖桐白杨陶氏宗亲联谊会网站 >> 文章频道 >> 陶姓百科 >> 浏览文章

陶姓简史

日期:2013-11-2 21:05:00 来源:陶姓文史网 作者:佚名 浏览次  【字体:

     上古时代,太昊伏羲氏、少典氏国君时代,以图腾表示氏,到少典氏时已有十二代,黄帝轩辕氏,姓姬又姓公孙,黄帝娶五妃八妾,共生二十五子,别姓者十二人,其十三人皆姓姬。陶氏为黄帝元妃西陵氏之次子,元器姓姬,生子蟜极,蟜极生帝喾,帝喾生帝尧,帝尧姓姬又姓祁,名放勖,封陶唐氏。所谓的少典、云雷、陶唐等氏名,实际上是部落的纪录符号,那时人口大多集中在黄河流域居住,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姓氏。他们为了生存,相互竞争,强者征服弱者,便产生出大的部落联盟氏,也就成了部落的标志。在氏族社会里,同一个部落联盟,有一个共同的氏名。而一个部落就是一个家族。

     自黄帝至尧舜禹皆同姓,而异其国号以彰明德,故黄帝为熊氏,帝喾为高辛氏,颛顼为高阳氏,帝尧为陶唐氏,帝舜为有虞氏,帝禹为有夏氏,契为商姓子氏,异为周姓姬。而古代的姓氏,并非人人都享受的权利。《左传隐公八年》记载:“天子建德因此生地,赐姓谓有德之人生此地,以此地名而赐之姓,以显之”。故赐姓掌握在最高权力者手中。西周王朝的建立,标志着我国原始氏族社会的结束。西周后,权力下放至地区统治者,可以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赐姓。当时,姓氏的来源比较复杂,有的以先祖的名字为氏,有的以封邑为氏,有的以居地为氏,有的以官为氏,有的以职业为氏,到了春秋后期平民百姓也可以自主立姓,国家定制姓氏合一,取消了统治者贵族掌握姓氏的特权,姓氏成为全民共有的财产。

     陶姓起源于上古五帝之一的尧帝陶唐氏。帝尧,炎黄族,父帝喾,喾死后,由尧帝同父异母兄挚继位。史称帝挚立不善,执政九年,政绩平平,诸侯尊尧登位,便是尧帝。尧帝生于公元前2377年,从小就显示了非凡的才智。十三岁助兄理事,因功封于陶地(今山东定陶),十五岁又封唐地(今河北唐县),史称陶唐氏。其兄挚死后,尧被华夏部落拥戴为首领,建都于平阳(今山西临汾),统领八个大部落。尧在位九十八年。这期间他采取了一系列的英明举措,将国家治理得非常好。《竹书纪年》记载:尧帝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,九十年游居为陶,一百年帝陟于陶。即初封于陶,晚年居于陶,逝于陶,与陶地相始终。相传尧享年一百一十八岁,葬于济阴四十里谷林,今山东荷泽县东北有尧林,亦有说葬于阳城谷林或临汾郭里神林。尧帝死后,天下悲痛,三年不奏乐。尧帝生有九子二女。九子监明、丹珠、元暄、遥纯、应君、顺曜、洪祺、来先、卢镕。二女娥皇、女英。将二女嫁舜为妻。

    尧帝在位时,陶唐氏部落分两支向南迁徙。一支迁往山西平阳,建立唐国(今山西临汾西南);一支迁往陶地即今山东定陶鱼台。尧帝二子丹朱居陶地。丹朱子三,长子国郡,封唐以为姓;次子国都,食邑黄,遂为黄公;三子食邑梁,并失其陶也。陶唐第七子洪祺为陶氏之祖,生三子,长子顺天,至永福在陶庄者,忠贞流传也。到了夏商,有四十四国君之陶,商朝有十六国公子之陶,周孔氏有满十之徒,陈周君有十一之封,盖忠贞一脉陶耳。《说苑》记载“陶为小国战国时尚存”。先秦时以平原陶姓为著,自商周到汉,陶氏之族,率不出豫州境,陶姓活跃于济阴、平阳,人才辈出,汉开封侯陶舍,辅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,奋战五年,汉高祖五年十二月(前194年),封陶舍为开封侯,官至左司马。陶舍之子陶青,袭爵封侯四十八年,官居御史大夫、丞相,帮助景帝运筹帷幄,北和匈奴,内平七乱,辅成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。裔孙陶睢,元鼎五年(前112年)因为朝觐的金帛微薄而失去侯爵。汉宣帝元康四年(前62年)始诏复家。

    至汉末,青公后裔举族南徙丹阳。丹阳始于陶青九世孙、后汉司空陶敦,京县(今河南荥阳市东南)人。为官期间因卷入党争,被免,带长子良南迁,卜居丹阳,从此陶氏宗族居于吴,晋时盛于丹阳,成为旺族。陶敦之后,分为丹阳和浔阳两支。

    丹阳作为陶敦始迁之地,后裔甚藩,遍布南京、芜湖、当涂、宣城、南陵、溧阳、武进一带。陶敦之孙陶谦,望出丹阳,为徐州牧,《后汉书》与《三国志》均有传。谦之长子陶商就封溧阳,后裔居于溧阳之陶庄。裔孙陶泗徙居缑山,陶兑徙居义庄,陶兑之裔孙陶人群又徙武进。陶谦次子陶应居于芜湖鹳溪;陶谦从子陶基,吴时为交州刺史,药学家陶弘景的八世祖即为陶基。陶基有三子:陶璜、陶浚、陶回。从孙陶延,陶璜及其子陶融、陶威、陶绥,皆为官于交州,四世五牧交州达80年,恩威并孚;陶浚曾封勾容侯,其孙陶馥为于湖令,其后按《芜湖陶氏谱》:自于湖以下16世至唐大理评事陶旺,族众愈蕃,布居宣城、南陵及太平各属,枚不胜数,其坟墓以当涂之横山、宣城之湾为最,世有簪缨;陶回封康乐伯,亦播族于丹阳,在上元、武进后肖、江宁及康乐封地江西宜丰均有其族。

     陶敦之孙陶同,在吴孙亮时,因职守而徙居鄱阳,其子陶丹徙居浔阳,至晋时,柴桑为浔阳郡治,其子孙世代居于浔阳,浔阳陶氏,成为千古望族。陶丹任吴为太子舍人,封扬武将军,柴桑侯。娶妻湛氏,景曜二年生次子陶侃。陶侃德行高尚,两次封侯,官居八州总督,两州刺史,征西大将军。陶侃生十七子,族谱记载中有十三子即洪、瞻、旗、夏、琦、宏、茂、范、岱、绰、称、寿,其余四子无从考证,子孙在所辖八州之地繁衍,侃死后帝赐大司马。陶侃次子瞻之子陶宏袭长沙公,至曾孙延寿,晋亡,降为吴昌侯(一作醴陵侯),鄱阳延宾坊、锦昭坊、荐福寺、桃叶渡及四十里街皆曾为陶氏世居之地。

    陶延寿后裔有居吉州者,在后唐时,陶升徙居安化,其族遍居长沙、宁乡、安化、浏阳、湘潭及衡阳、常德、武陵,远达四川、湖广边境。陶侃七子茂,三任武昌太守,生有四子,长子定裔迁星子。次子淡迁浙江终身不婚,后隐居长沙,临湘山,不知所终。三子信,迁应天府。四子敏,始居柴桑楚城市长山栗里上京。穆帝永和三年,任安城太守。敏为官司清正,娶孟嘉四女为妻,生子渊明,渊明从小心怀大志,十九岁仗剑访幽州,二十九岁出任江州祭酒,四次出任,四次辞官,隐居柴桑,过着田园生活。渊明原配陈氏生子俨、俟,继娶翟氏生子三,份、佚、佟。

     俨之后裔由灵龟石分为南昌、进贤、新建、波阳、杭州、福建、湖南、重庆等地。俟之后裔由灵龟石分为彭泽、都昌、湖口、星子、皖江、广济。份之后裔由灵龟石分为桐城、羊城、会稽。佚之后裔由灵龟石公为天目、清溪、彭泽、鄱阳、武宁、会稽、陕西。佟之后裔由灵龟石公为九江(德化)、星子、湖北、新昌、宜丰、宝庆、丹阳、四川苍溪、安徽。

    观今之陶氏,多源自丹阳、浔阳之望。进入近代太平盛世,后裔繁衍广布全国大多数省市区的城市乡村,尤以长江下游各地区为盛,另有九个少数民族陶姓子孙。

    泱泱中华,天下陶姓,溯源于陶唐氏,在血缘上可以追溯到4300多年以前的尧舜时期,在来源方面,可知最初是来自山东定陶、河北唐县和河南虞城县,源流可考。宋代《百家姓》将陶姓系于31位,也说明陶氏授姓特点鲜明,授姓时间早,原委脉络清晰,家族繁衍生息较为昌盛。

上一篇:陶姓郡望堂号 下一篇:
0% (0)
0% (10)

相关文章:

网友评论:


阅读排行
推荐文章
图片文章
白杨陶氏修祠简史
谱竣庆典暨建祠筹委会成立大会在枞阳召开
陶琼交个人业绩介绍
汪玉华个人业绩介绍(周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