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底皖桐白杨陶氏八修谱竣后,因族人的强烈要求,“八修”委员会(简称“总会”)立即转为“皖桐白杨陶氏建祠委员会”(简称“总会”)。建祠总会成立六年来,开展了一些有益工作,但由于种种原因,建祠工作一直没有进展,族人呼吁强烈,总会压力很大。新冠疫情解封后,在陶氏族人的各种意见中,总会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,大家都积极表示,建祠大业一定要在我们这一代总会手上完成,时间已刻不容缓,建祠不能甩给下一代。为此,3月22日,总会在合肥开了一个小型碰头会,并与几位陶氏老总商议,最后整合大家意见,经过慎重磋商考虑,总会决定在原来建祠方案的基础上,作一些变通改革,以提高工作效率,确定了一个新的工作方案,主题是“分期推进”。
一、第一期
白杨陶氏宗祠重建规模,按照子鹏老总原有的图纸设计,分两期向前推进。
1.第一期目标
建好祠堂的第一进,第一进按照老祠堂原基进行,不涉及拆迁。完成门楼3间头工程(大门是否拓宽及屏风文物如何保护待定)。
2.开工时间
2024年9月。
3.第一期资金来源
①已捐款的帐户资金(陶斯福开启账户,陶立监控)。
②定向积资捐款(定向几位老总率先担起重任,撑起祖祠的架构)。
③计划捐款总额度300万元左右。
④近期不发动不宣传不摊派,不广泛接收宗亲捐款。
4.建祠工程方式
①招投标或定向议标。
②按原设计图纸建设。
③聘任质量监理保证工程质量标准。
5.建祠组织形式
(1)建祠委员会会长负责制。会长负总责,聘任常务副会长具体负责。
(2)由常务副会长组成建祠“五人领导小组”,专门负责建祠工程。
组长:常务副会长陶立,全面负责。
第一副组长:副会长、秘书长陶善才,日常负责。
第二副组长:副会长陶能雅,负责定向捐款。
成员:①副会长、帐户专门负责人陶斯福,现场负责;②副秘书长、建祠办事处负责人陶杰,日常接待。
(3)“五人工作小组”办公地点:建祠期间需要现场办公,不另租场地,驻建祠联络处(陶杰家)办公。
(4)工作补助:考虑到建祠工程,量大任重,常务副会长亲自挂帅一线,率领五人小组既出钱,又出智出力,建祠期间理应给予一定的报酬补贴。
(5)设立建祠顾问。原建祠工作委员会结束使命,班子成员,全部转聘为顾问。顾问不参与日常管理,不报销任何费用,不列入报酬补贴。
顾问:陶德惠、陶匀生、陶先志、陶方杰、陶金明(女)、陶国明、陶爱久、陶德善、陶邦一、陶汤生、陶劲松、陶震乾。
6. “五人工作小组”工作规范与纪律要求
(1)建祠期间组长责任制:根据权责对等原则,组长是核心,负全责,其他成员各司其职,全力配合组长,遇事不耍滑,不推诿,有担当,共同完成建祠大业。
(2)资金使用坚守“底线”原则:这个“底线”就是族人的捐款资金要百分之百地用于建祠基建工程,不能以任何借口在建祠账户支出作其它开支(比如人情往来,外地族人前来参观招待费等)。
(3)五人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费用:不准在账户上借支,工作费用全部由个人自己垫付。“日常工作费用”具体指:①住宿费;②出差交通费、租车费、补贴费;③生活补助费等。
(4)五人小组成员工作期间吃住:不接受族人吃请,不在大酒店吃饭(吃便饭吃盒饭),外出不住高标准五星宾馆。
(5)严守“公私分明”原则,公事补在明处,杜绝借口谋私。
出差要出据票证,出差补助按照国家标准包干。
因公用私车按照市场行情给予补贴,油费如实记录。
误工补助,按天计算。补助标准:高于大工,视如经理(项目经理)。
(6)所有日常工作费用开支,由两位副组长记录共同签字才能生效。个人为日常工作开支垫付的全部费用和误工补助,须经会长核实审批。会长审批同意后,不允许在捐款账户上报销领钱,全部按实额总计,作为个人建祠捐款,刻录功德碑。
二、第二期
1.第二期目标
第一期目标完成后,着手第二期目标,即中进7间头和后进7间头以及院内附属工程,内装饰工程。
2.基金筹集
明年清明举族公祭,广泛发动宣传宗亲族人,广积资金,积少成多,登记在册,专款专用,捐款数额不限。
个人捐款刻录功德碑
3.附属工程
①前进东西配厅;
②拆迁民宿补偿费;
③祠前广场装饰、绿化、美化;
④文化建;
⑤待定项目(根据捐款总金额定目标)。
皖桐白杨陶氏建祠委员会
2024年4月5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