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: 枞阳 枞阳县 一议 工程 月份
您当前位置:皖桐白杨陶氏宗亲联谊会网站 >> 文章频道 >> 本族起源 >> 本族起源 >> 浏览文章

皖桐白杨陶氏与陶渊明渊源关系

日期:2017-3-9 8:48:43 来源:本站原创 作者:陶善才 浏览次  【字体:

“皖桐白杨陶氏”即今项铺镇龙虎村和白石村的所有“陶”姓族人。“皖桐”即安徽桐城,过去枞阳属于桐城县,解放后区划调整,枞阳从桐城划出单独成县;“白杨”即白杨里,“白杨”是地名,即今天的项铺镇白石和龙虎一带;“里”是古代的地方行政组织,古时“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”,相当于今天的村组,主管“里”的人称里长。“皖桐白杨陶氏”的一世祖是陶福五公,大约在元末明初年间,明代开国功臣陶安因触犯龙威,被朱元璋贬到桐城做县令。陶安世居姑熟(今马鞍山当涂县),溯江而上来到桐城县境,路过白杨,见白杨山川秀美,山水清佳,此地宜居,便将长子陶福五从姑熟带到白杨安家落户。这一落就是六百多年,发展到笔者“善”字辈已是第21代,人丁数万,散居在项铺、孙畈、钱桥、其林、桐城、望江、庐江、舒城、青阳、黄山等各地。白杨陶氏祠堂坐落在项铺镇龙虎村。这里还顺便介绍一下藕山镇万桥村的竹欃陶。藕山万桥的“竹欃陶”与项铺的“白杨陶”是同根同祖,但不共一个祠堂。“竹欃陶”的一世祖是陶安的小儿子陶晟的后代,也就是白杨陶福五的侄辈。《明史•陶安传》记载:“子晟,洪武中为浙江按察使,以贪贿诛。其兄昱亦坐死。”陶安的小儿子犯了法,家人受到株连,于是便四处躲藏,逃到桐城投靠叔叔,后来定居藕山万桥的竹欃。

皖桐白杨陶氏与陶渊明是什么关系呢?过去有人经常问我:“你们是不是陶渊明的后代?”陶渊明是世界级的山水田园大诗人,似乎是他的后人脸上就有光彩。近日我遍查陶氏宗谱,特别是江西《定山陶氏宗谱》,终于弄清了个大概。从现有的史料查到,皖桐白杨陶氏与陶渊明是同祖不同宗,他们都是鼻祖陶舍的后人,后来发展成为不同的宗派。鼻祖陶舍,公元前225年出生于江西的浔阳(今九江市),是汉代的开国元勋,《高帝功臣表》称:“汉初以左司马从高帝破伐,封愍侯。”陶舍的儿子陶青,汉景帝时为丞相,提倡黄老哲学,主张无为而治,“扫除繁苛,与民休息”,为相时颇有政绩。陶青育有六子,其中二位是陶敏和陶偃,由此以后,便形成各宗各支,皖桐白杨陶氏为陶敏的后代,陶渊明为陶偃的后代。以鼻祖陶舍为第一代,后人基本都居住江西的浔阳,到了第九代,时间为汉末三国时期,陶敏的后人陶讚(汉末群雄之一陶谦之胞弟)从江西浔阳迁居到今安徽、江苏交界的丹阳,此后,陶氏有谱系可考的便形成了“浔阳”和“丹阳”两个宗派。陶舍公的第二十五代,丹阳陶氏部分族人又迁徙姑熟,即今天的当涂县境。陶舍公的第四十九代后人陶福五又从当涂迁徙到皖桐白杨,即今天的枞阳项铺镇。

查阅陶氏宗谱和相关史料,无论是“浔阳派”还是“丹阳派”,都各领风骚,名人辈出,尤其是汉末到魏晋南北朝年间,现各举一、二。“浔阳派”中陶舍的第十四代子孙陶侃,曾做过枞阳县令,后为东晋名将,官至大司马。由于早年孤贫,成年后他以“惜阴”、“勤劳”、“节俭”不断地鞭策自己。他在枞阳做县令时对枞阳百姓说:“大禹圣者,乃惜寸阴;至于众人,当惜分阴。”意思是说连圣者都爱惜一寸的光阴,众人也要分秒必争。他率先垂范,并且自己带头学习。后人为了纪念陶侃“惜阴”的劝教,在陶侃工作的枞阳建立了一个亭子,这就是著名的“惜阴亭”。陶侃在广州为官,没有事的时候总是早晨把一百块砖运到书房的外边,傍晚又把它们运回书房里。别人不解其故,他回答说:“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,过分的悠闲安逸,唯恐不能承担大事,所以才使自己辛劳罢了。”陶侃在造船的时候,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,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。后来大年初一聚会时,地面积雪,太阳刚放晴,厅堂前积雪,地面还潮湿,陶侃于是用木屑铺散地面。等到桓温伐蜀时,又用陶侃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。陶渊明是陶侃的曾孙,是“浔阳派”中陶舍的第十七代子孙,又名陶潜,号“五柳先生”,出生浔阳柴桑(今九江市星子县),曾任彭泽县令,后弃官归隐。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,后世称靖节先生,田园诗派第一人。被称为“千古隐逸之宗”。陶渊明除了田园诗的辉煌成就外,还有他的气节和和谐社会的理想,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,便出自《晋书•陶潜传》,赞颂陶渊明清高有骨气;陶渊明的散文《桃花源记》,实际上就是今天我们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滥殇和源头。再来说说“丹阳派”陶氏名人。陶谦,鼻祖陶舍第九代子孙,东汉末年群雄之一,时为徐州刺史,封溧阳侯,《三国志》中记载他“三让徐州于刘备”,才使得刘备站稳脚跟,问鼎天下;陶基,陶谦胞弟陶讚之子,陶舍第十代子孙,在三国时期仕东吴,为交州刺史(今两广和越南北部地区);其子陶璜在《晋书》中更是被浓笔渲染,称“璜有谋策”。在三国东吴末年,他率兵多次击败晋军,后审时度势,归顺西晋,继续主政南方,深得当地民众爱戴,后世连越南史书也盛赞他“威惠素著”;陶弘景,陶舍第二十一代子孙,中国南朝齐、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、医药家、炼丹家、文学家,晚号华阳隐居,卒谥贞白先生,也是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。梁武帝经常以书信的形式询问他朝中的大事,因此人称“山中宰相”。陶安,陶舍第四十八代子孙,明朝的开国元勋,与刘基、宋濂均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,封大学士。由于他的突出功绩,朱元璋特制门贴赐之曰:“国朝谋略无双士,翰苑文章第一家”。这在明代开国功臣中,可能仅陶安一人享其殊荣。陶安死后,葬喻家铺神山(今当涂县黄山乡卸巷行政村长山自然村),占地面积十多亩。旧志载,明洪武二年(1369)奉皇帝圣旨立“明陶安诰命碑”于墓地,并竖有石人、石马,“文革”中被废。改革开放后,当地政府拨巨资对陶安墓进行了重修。今天的陶安墓,是马鞍山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 

上一篇:皖桐白杨山水秀 下一篇:没有了
0% (0)
0% (10)

相关文章:

网友评论: